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建筑節能工作,隨著與建筑節能有關政策的實施,墻體材料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節能材料備受歡迎。我國在多孔混凝土研制和應用方面起步晚,上世紀60年代初研制成功蒸壓泡沫混凝土制品,但對生產工藝和設備研究不夠,發展受到很大阻礙。以下主要泡沫混凝土的特點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進行論述。
1 泡沫混凝土的特點
泡沫混凝土最早在美國、英國、荷蘭等歐美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而我國也越來越重視建筑節能工作,隨著建筑施工領域與國際的接軌,輕質建筑節能材料備受歡迎,泡沫混凝土以其良好的性能,在我國迅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國內外都非常重視泡沫混凝土的研究與開發,使其在建筑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泡沫混凝土的性能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質量輕、密度小:
泡沫混凝土的密度一般為300~1200 kg/m3 ,比常規的建筑材料降低自重30%左右,可降低結構和基礎的造價,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1.2 保溫隔熱性好
泡沫混凝土是一種輕質材料,內含有眾多獨立、不貫通的細小孔洞,容重在180-1400kg/m3時,其導熱系數一般在0.047-0.355w/(m·k)之間,是很好的無機保溫隔熱材料。
1.3 可泵性好、防水能力強
由于摻入的泡沫是水膜性的,在與水泥(砂)漿混合攪拌時,部分泡沫會破裂變成水,因此泡沫混凝土是一種大水灰比的材料,一般均在0.6以上,具有很高的流動性,具有自密實的特點。
1.4 可大量利用工業廢渣
很多工業廢棄物如粉煤灰、煤矸石和鋼渣等已被證明可以作為摻合料有效用于水泥基泡沫混凝土的制備,它的應用對建筑節能以及環境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因而在國內外建筑業受到高度重視并得到廣泛應用。
2 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由于泡沫混凝土及其應用技術的研究成果國內外大多以專利形式體現出來,國內在泡沫混凝土生產上,既缺乏成套的設備也沒有完整的數據和經驗積累,施工又缺乏理論指導,因此,泡沫混凝土的優越性能并沒有完全體現,經常出現諸如強度偏低、混凝土開裂或吸水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它在建筑業中的廣泛使用。
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諸如作為原材料的水泥、發泡劑和其他輔助材料的性能,還有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
2.1.強度偏低問題
泡沫混凝土在大泡沫量的情況下,雖孔隙率非常高,但仍有比較理想的使用強度,可滿足各種需要。它的強度主要來自膠凝材料自身產生的膠凝作用。它所用的膠凝材料一般要求膠凝作用要強,特別是高孔隙率產品。所以它一般以大摻量的高標號水泥,含量 80%~85%的鎂水泥為膠凝材料,在低泡沫摻量時也可使用高強石膏。如果膠凝材料的膠凝作用不強,泡沫混凝土的強度就無法保證。因此,它在這方面的技術特征有三個:膠凝材料的大摻量,一般要大于50%;高膠凝力;早強性好,凝結快。
泡沫混凝土的強度隨著引入泡沫而產生的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一些泡沫混凝土工程抗壓強度一般低于2.0mpa,但目前國內泡沫混凝土技術發展迅猛,北京有企業(如北京中科筑誠)已經將500kg每立方的泡沫混凝土強度提高到2.5mpa。硬化表面開裂、吸收大量外來水分。泡沫混凝土中引入的泡沫越多,硬化后孔隙率也越大,容重也就越小,其輕質、保溫、隔音等性能也就越明顯,但是強度下降幅度很大,所以泡沫混凝土的特性是以強度降低為代價的。要使得其強度與其特殊性能之間平衡,也就是說降低容重的前提下最小程度地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強度。
根據很多工作者以往的研究[1,2],隨著粉煤灰摻量增加,混凝土抗壓強度大幅下降。因為隨著粉煤灰摻量增加,水泥用量不斷減少,勢必造成混凝土強度下降,但粉煤灰具有潛在的活性,在堿性環境下,隨著齡期增長,高摻量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會明顯增加。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主要受密度的影響,用大摻量粉煤灰代替水泥(可達到水泥67%),不會影響養護較好的泡沫混凝土的長期抗壓強度;對于粉煤灰分級與否,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也不會減少。
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強度主要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技術途徑:選擇適宜的配合比;使用高效減水劑并控制適宜的低水灰比;采用優質高效發泡劑;加強泡沫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優化養護制度、加強早期保水;減小泡沫混凝土收縮、摻加適量膨脹水泥、憎水劑,防止開裂和吸水等。
2.2 發泡技術問題
在我國目前發泡劑及泡沫混凝土的發展水平低下,研制出或者選擇發泡效果好、穩泡性佳、綜合性能優良、價格成本合理的綠色環保型發泡劑對優質泡沫混凝土的制備以及進一步推廣和機理探索都有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意義。
由于發泡劑在我國剛起步,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發泡劑的統一的國家技術標準及檢測方法,研制單位都根據自己的情況,各自采用自己的技術指標及測試方法,這給廠家生產泡沫混凝土和商家購買泡沫混凝土制品造成了不便。泡沫混凝土各種特殊性能的體現主要是因為在混凝土中引進了發泡劑發泡帶來一定孔徑分布的氣孔,而且是封閉均勻的。發泡劑是生產泡沫混凝土的關鍵。因為發泡劑的種類不同,所制泡沫混凝土的質量相差較大,主要體現在漿體的穩定性、氣孔孔徑的大小與均勻性、硬化體的力學性能及抗凍性等。選擇最佳的發泡劑品種和適宜的摻量是制備高質量泡沫混凝土的首要條件。
現有發泡技術制成的泡沫穩定性差,泡沫不均勻,限制了泡沫混凝土的應用,理論分析和大量研究結果比較一致地表明,發泡劑的性能好壞對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有著很大的限制作用,所謂發泡劑的性能主要指的是其發泡能力和泡沫的持久穩定性,這兩方面影響新拌漿體的流動性和澆注體的體積穩定性,最終影響硬化體的密度和強度[3]。因此,可以認為,研制和選擇性能優越的發泡劑是提高泡沫混凝土性能的關鍵技術之一。
發泡劑種類很多,但并非都能適用于泡沫混凝土生產。只有在泡沫和料漿混合時,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對膠凝材料的凝結和硬化無有害影響,才能用來生產泡沫混凝土。
目前發泡劑品種主要有松香型發泡劑、表面活性劑類發泡劑、植物類發泡劑、動物類發泡劑和復合類發泡劑。傳統松香型發泡劑的優點是價格低廉,方便易得,但由于其穩定性不好,不適應生產700kg/m3級以下低密度制品。蛋白質型發泡劑,由于合成技術要求高,至今都難以達到國外產品的質量,目前只有少量應用,而且成本高,但其發泡性和泡沫的穩定性都較好。表面活性劑類發泡劑的優點是發泡倍數大,易起泡,但其致命不足是泡徑大,泡壁薄,消泡快,穩定性不佳,需加入大量穩泡劑,急需改進和更新換代。
總體上,我國發泡劑功能偏少,盡管有些發泡倍數大,但泡沫穩定性、均勻性、分散性都不理想,制品的強度也不理想。所以,應著重于發泡技術的研究,使得制出泡沫的綜合性能有所改進,進而促進發泡劑獲得大范圍應用。
2.3 容重問題
目前泡沫混凝土的容重一般都在300-1200kg/m3,這相對普通混凝土已經有明顯的優勢。但在一些實際生產生活中,容重低于500kg/m3的泡沫混凝土一般較難攪拌成型,因為引入泡沫多,在漿體中的分散性較差,而且容重過低又將會影響泡沫混凝土的強度。如何使得低容重泡沫混凝土易成型,而且容重能達到300kg/m3甚至更低。所以,在研究制備低容重泡沫混凝土的同時,對水泥漿體與泡沫結合的和易性研究很有必要。
牛寧民[4]研制的輕質發泡劑混凝土保溫隔熱性良好,容重較高密度硫鋁酸鹽泡沫混凝土減輕50%。koinuma等[5]利用烴類表面活性劑和蛋白質研制發泡劑,同樣制得輕質泡沫混凝土,并且具有較好的耐久力。lewis等[6]研制了低密度的優質泡沫混凝土,其泡沫劑主要成分為多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復配。
陸愛萍等[7]對水泥-礦渣-石灰-石膏型的泡沫混凝土進行了試驗研究,研究表明常壓養護礦渣多孔混凝土是一種較理想的隔熱保溫材料(密度為910 kg/m3, 28d抗壓強度為9.81mpa),同時在價格上優勢明顯,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哈爾濱建筑大學[8]研制開發了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具有質輕,熱系數小等優良性能,可用于內、外非承重墻體材料,也可用于屋面保溫材料。
vinarov[9]以谷類蛋白發泡劑制得輕質泡沫混凝土,在隔音、保溫性能上也取得良好效果。
2.4 泡沫混凝土孔結構問題
目前,泡沫混凝土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青睞,但是其機理研究還很缺乏,尤其是泡沫混凝土的成孔物質、氣孔結構與宏觀力學性能的關系探討很少,給泡沫混凝土的大力推廣及性能的進一步改善造成限制。可通過現代分析手段對泡沫混凝土的亞微觀結構進行觀察,尤其要對孔結構及其分布狀況進行研究。
氣孔必須是封閉性的,而不是連通性的, 氣孔的形狀應該接近于球形,變形不能太大, 氣孔應大小均勻, 氣孔尺寸不能太大, 孔隙率應與強度相適應,只有滿足這些條件后才能生產出優質的泡沫混凝土制品。
牛寧民[4]等發明的硫鋁酸鹽水泥發泡劑和制造泡沫,通過該泡沫將大量的空氣引入硫鋁酸鹽水泥砂漿中,混合成泡沫狀混凝土,泡沫氣孔基本成封閉圓形,該種泡沫混凝土中空氣與水不對流,使得在澆注后不產生收縮、坍塌和變形。
進一步表明孔結構對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的開展研究工作。
2.5 吸水率問題
泡沫混凝土在生產時引進了大量氣泡,原料以粉料和細顆粒為主,在性能上表現出較高的吸水率和收縮,并且隨著容重的降低,引進氣泡量的增大,泡沫混凝土的飽和吸水率增幅很大,容易引起凍融現象,嚴重影響了泡沫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制約了應用領域。降低泡沫混凝土吸水率的技術措施有多種,如摻加憎水劑和在表面涂覆防水材料。另外還可以對摻入材料進行表明處理,對引入的多孔材料進行表面“包裹”,使其中孔隙與漿體“隔絕”,從而減少吸水率。
李娟等[10]研制的容重為600kg/m3的泡沫混凝土72h的飽和吸水率達到53%摻了0.8%的憎水劑后吸水率降為13.7%;容重為1000kg/m3的泡沫混凝土飽和吸水率為38.3%,摻了0.8%的憎水劑后吸水率降為9.8%。
熊傳勝等[11]研究了鋼渣和粉煤灰為摻合料對水泥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用優質粉煤灰等質量取代水泥,不僅可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干體積密度和導熱系數,而且在同條件下可提高低泡沫混凝土的強度;鋼渣粉對泡沫混凝土的干體積密度影響不大,但會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強度,而鋼渣粉與粉煤灰復合取代水泥時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泡沫用量是影響泡沫混凝土的干體積密度、抗壓強度和導熱系數的主要因素,泡沫量增加會導致泡沫混凝土的密度降低,強度也減小,導熱系數減?。慌菽炷恋膶嵯禂蹬c干體積密度近似呈指數函數關系。
孫海燕等[12]研究了不同水膠比、不同粉煤灰摻量、膨脹珍珠巖、泡沫劑、聚羧酸減水劑以及聚丙烯纖維等對泡沫混凝土容重、抗壓強度、吸水性、變形、熱工以及孔結構等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穩泡性好的動物蛋白發泡劑時,可以在較低水膠比的情況下,研制出具有輕質、高強、優良保溫隔熱、干燥收縮小、防水等功能一體化的泡沫混凝土。
綜合以上研究可見,防止泡沫混凝土收縮開裂從而引發大的吸水性的主要技術措施有:選用適當的水泥品種及用量;成型時采用低水灰比;優化養護,加強保水措施。
2.6 價格問題
在現有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備受關注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價格是發泡劑大量生產及泡沫混凝土普遍推廣的前提。傳統發泡劑價格大約7000元/噸,但發泡效果一般,尤其是泡沫穩定性差。目前,蛋白質類的發泡劑具有良好的起泡、穩泡性能,但生產成本較高,而且原料來源有限,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效果好的發泡劑價格達到2.5萬元/噸。所以尋找出經濟且發泡效果好的發泡劑是當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3 結語
為使得泡沫混凝土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只能解決好目前存在的問題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為新型綠色建材的做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在充分解決好其強度、容重和吸水率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根據泡沫混凝土的微觀結構從理論上認識清楚發泡機制,尋找出新型的、高效經濟的發泡劑,進一步降低成本。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